第88章 升职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
云读小说网 > 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> 第88章 升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88章 升职

  按照持续了两年的惯例,大爷爷先检查了陈建国练字和篆刻的成果,见大孙子一点折扣也没打,多了半天时间就多练了半天,便满意地点了点头,这才逗了会儿宝贝孙女,然后洗手吃饭。

  一家人坐在餐厅里,母亲马秀英挺着大肚子,心安理得地等着大儿子给自己盛饭,

  对,现在她又有了,按照时间推算,今年下半年就能出生,说不定还跟小陈瑛是同一个月份,

  这也是为什么大妹在奶奶房里睡的原因,

  有了陈建国的前车之鉴,小丫头才刚刚断奶,就被奶奶抱了过去,

  为了给陈家开枝散叶创造条件,爷爷也搬去了大爷爷的房间,将房间让给了奶奶和小孙女,两个老兄弟当起了舍友,

  果然苦心人天不负,这不又有第三胎了么。

  看着一大家子,大爷爷抿了一口酒,满面红光地笑道,“等这个小娃娃出来,不管是二弟还是二妹,咱们陈家都可以算人丁兴旺咯。”

  后世男女平等,大多数家里的兄弟姐妹都一起论资排辈,从上往下就按顺序来排,大哥二姐三弟四妹这样,

  但这个年代还不是那样,而是男女分开排的,

  男的算一个序列,女的算一个序列,

  现在陈家有了两个孩子,一个男的一个女的,等第三个孩子出来,如果是男的,那就叫二弟,如果是女的,那就是二妹,

  这么来排的,而不是三弟或三妹,

  要是以后还有孩子,那就是大哥、二哥,大姐、二姐这样喊。

  至于说人丁兴旺,在农村一般指的是男丁,不包括女孩子,

  可建国之后,领袖多次提出男女平等,女子也能上战场、立大功,搞建设不比男人差,几年后还写下了“中华女儿多奇志,不爱红装爱武装”的诗句,

  有了领袖的号召,在农村且不提,但在城里面,女孩子的家庭地位还是呈逐年走高的趋势,即便在很多家庭依然追不上男孩子,却也不会像旧社会一样被无视,

  这种环境下,等家里有了三个孩子,不管老三是男是女,说是人丁兴旺,也能说得过去。大爷爷抹了把嘴,转头对着陈建国说道,“明天是星期天,工厂不上班,你们学校也不上课,干脆从明天开始,你跟我去民兵团部,一起去跟着训练!”

  如果是在两年前,陈建国肯定会是这个表情(ΩДΩ),震惊得无以复加,

  但是现在,他对任何情况都已经能做到泰然处之,

  不就是八岁半跟着民兵训练么,又不是真上战场,有什么大不了的?!

  对了,现在大爷爷又升职了,

  不是别人给他升的职,而是自动升的职,

  因为就在去年,民兵连一次性扩建成为民兵团,大爷爷这个全县最高的民兵连长,也自动自发地升做民兵团长,直接接受地委武装部长的领导,

  而且这个民兵团,可不是一般的民兵团,

  一般来说,一个团的常规人数在2000人到3000人之间,3000人以上的为加强团,

  但那是正规军,

  县里的民兵团,编制为1个基干团,16个基干营,160个基干连,489个基干排,5022个基干班,合计总人数,52364人!

  超额完成大爷爷的加强团团长梦想。

  所以呢,等到过段时间备战备荒的时候,只需要补充基层民兵,大爷爷便可以立刻荣升为民兵师长!

  嗯,一个团五万多人,那么二、三十万人一个师,也是很合理的吧!

  听到大爷爷的话,陈建国还没有反应,倒是奶奶先说话了,

  她停下碗筷,略带犹疑地说道,“大哥,小国还这么小,能跟着去训练吗?”

  一想到宝贝孙子要跟那些大人们一样,在训练场上流血流汗,老太太就舍不得。

  不等大爷爷说话,爷爷就摆摆手说道,“没事没事,大孙子已经在家里练了两年,跟过去一起训练,肯定没什么问题,”

  说着指了指陈速羽,“你想想他,他以前上战场帮着扛子弹,送粮食、医药包,还不是才八、九岁。”

  结果亲儿子拆他的台,“九岁多快十岁了好吧。”

  爷爷当即横眼瞪过去,陈速羽嘴角微抽,埋头扒饭。

  奶奶一想也是,不管是八九岁,还是十岁,也不过是个孩子,那时候鬼子打过来,战火烧得到处都是,别说十来岁的人,连五六岁的小孩子,也有不少帮着给游击队送物资的,虽说小孩子力气不大,一次带的东西不多,可他们身形小啊,更容易隐蔽不会被发现,何况敢上战场的大人都上前线了,连女人都在后方忙着做饭、缝补,能多一份力量都是好的。

  现在只是让大孙子去训练,又不是上战场,有什么好怕的?

  于是也就不再多说。

  ……

  第二天一大早,陈建国自己起床,用最快的速度整理好衣服和挎包,又将奶奶做的刀鞘绑在腰上,里面插着两年多前大爷爷送的那柄三零式军刺,这才推门出去,准备洗脸刷牙。

  正好大爷爷站在门口,一看孙子这架势,当即咧嘴直笑,“哈哈哈,不愧是我孙子,就是英姿不凡啊!”

  爷爷、奶奶和父亲母亲也都连连微笑点头,就连才一岁多的大妹陈瑛,也张开手臂喊着要哥哥抱抱。

  陈建国紧了紧……裤腰带,

  没办法,没有这么小的武装带,只能用裤腰带将就一下,

  然后整理一下小军帽,敬了个标准的军礼,“报告团长,民兵陈建国报到!”

  “好,”

  大爷爷也正儿八经地回了一礼,“稍息,吃过早饭立刻出发,目标,民兵团部。”

  陈建国当即立正,“是。”

  ……

  说是团部,其实就是棉纺厂后面的那块空地,

  不对,

  准确的说,是建设路一带十几家工厂单位后面共同的空地,

  那里本来是县里留着给这些工厂扩张用的,原来的稻田、菜地已经全部都被平整成了一整块宽阔的平地,

  但现在不是还没有用上么,便先交给民兵团部,建起来一座简易营房,就连松软的平地,也被民兵们赶着马车,用石碾子一遍遍地碾压紧实,

  包括棉纺厂在内的十几家工厂的民兵,在工作之余就可以到这里参加训练,

  如果真有战事发生,他们也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营地,武装起来迎击敌人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undu5.com。云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yundu5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